古琴知识

《琴论》

1.jpg

“琴棋书画”,即指弹琴,下棋,书法和绘画。“辩才博学工文,琴棋书画皆得其妙。”(何延之《兰亭记》)皆为旧时文人风雅之事。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,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“琴之为器,贯众乐之长,统大雅之尊,系政教之盛衰,关人心之邪正。”(沈琯《琴学正声》)琴被视为“八音”之首,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。千百年来,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、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,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,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分。琴,集道家和儒家思想于一身,道法自然,重弦外之音,讲求中正平和、宁静致远、天人合一,“以己之心会物之神,以达于天地之道。”琴乐圣洁飘逸,可以载道,可以象德;可以明志,可以修身;可以静心,可以启智;可以养生,也可移人性情。操缦“坐必正、视必端、听必专、意必敬、气必肃。”所以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者,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。

 

琴,传统人文精神之化身。琴居“四艺”之首,君子之座,必左琴而右书。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人文精神当为琴之魂。琴,“可以观风教、摄心魂、辨喜怒、悦情思、静神虑、壮胆勇、绝尘俗、格鬼神。”(薛易简《琴诀》)“琴之为物,圣人制之,以正心术,导政事,和六气,调玉烛,实天地之灵气,太古之神物,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,君子修养之物。”(朱权《神奇秘谱》)世传华夏祖先伏羲、神农、尧舜按天地、阴阳、五行之说削桐为琴,绳丝为弦,以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;除其浮暴粗厉之气,得其和平淡静之性,化其恶陋,开其愚蒙,发其智睿;修身理性,返其天真。

 

琴,依人身凤形而制,有头、颈、肩、腰、尾、足,由两块木板斫合而成。常见的有伏羲式、神农式、师旷式、子期式、仲尼式、灵机式、响泉式、连珠式、落霞式、凤势式、伶官式、蕉叶式、列子式及鹤鸣秋月式等。琴长三尺六寸五分,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,岁次之三百六十五日;宽六寸,象六合;厚二寸,寓天地阴阳之气。琴面“上圆而敛,法天”为阳;背板“下方而平,法地”为阴;又谓“天圆地方”之说。间有龙池、凤沼二音槽,象征天地万象;头广尾狭,法四时八节之数。琴面无品,于琴弦外侧镶嵌十三“徽”,以示音位,“其十二法六律六吕。其一处中者,元气之统,则一阴一阳之谓也。”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。

 

“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南风。”(《礼记·乐记》)古琴初为五弦,象征着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“七弦者,法七星也,大弦为君,小弦为臣,文王、武王加二弦,以合君臣之恩。”(应劭《风俗通》)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,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一根弦。周武王伐纣时,为了鼓舞士气,又增添了一根弦。所以,古琴又称“文武七弦琴”。七弦琴,外侧为低音,依次向内渐高。弦定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法五行。定弦方法多样,最常见的是将七根弦由外而内依次定为:徵、羽、宫、商、角、少徵、少羽,即C、D、F、G、A、c、d,称为正调。弦分丝弦和尼龙钢弦两种。古用丝弦,音量小而韵味足;今用尼龙钢弦,韵味逊而音量大。

 

琴,周身饰以生漆,以黑色为主。琴历百年,始有断纹。断纹种类繁多,主要有:梅花断、牛毛断、龙鳞断、蛇腹断、龟纹断、冰纹断、流水断等。

 

古琴定弦之法有三:一曰正弄,二曰侧弄,三曰外调。另有离忧调、侧楚调、无媒调等二十余种。古琴音量颇具君子谦和之风,音域宽广,多达四个八度。音色三种,即散音(七个)、泛音(九十一个)和按音(一百四十七个),象征天、地、人和。散音刚劲浑厚;泛音轻盈飘缈;按音或虚、或实,或清越明净、或沉浑宏亮,变化异常。琴音韵独特,空灵苍远,古朴幽深,极具沧桑感。古琴演奏技法繁多。右手主要有抹、轮、挑、勾、撮、剔、摘、打、托、滚拂等;左手主要有吟、揉、绰、注、进、退、撞、起等。各种技法结合运用,古琴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音色,极具表情性。

 

琴讲“奇、古、透、静、润、圆、清、匀、芳”九德;“轻、松、脆、滑、高、洁、清、虚、幽、奇、古、淡、中、和、疾、徐”十六法;“和、静、清、远、古、淡、恬、逸、雅、丽、亮、采、洁、润、圆、坚、宏、细、溜、健、轻、重、迟、速”二十四况;“将归、猗兰、龟山、越裳、拘幽、歧山、履霜、朝飞、别鹤、残形、山仙、襄陵”十二操。琴曲如:《蔡氏五弄》、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相和歌》、《清商乐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嵇氏四弄》、《酒狂》、《乌夜啼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、《秋鸿》、《忘机》、《幽兰》、《关山月》、《秋风词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阳关三叠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渔樵问答》、《高山》、《流水》、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等,虽长短不一,但其结构通常由散起、入调、入慢、尾声等四部分组成。琴曲开始多为自由散板,称为“散起”。随后“入调”,展示音乐主题。高潮之后“入慢”,进入新的境界。最后多以泛音结束,形成余音绕梁的意境效果。往往令人产生时空交错、古今重叠之感。,似带我们神游远古仙界,沐浴哲人智慧之光。

 

古琴样式繁多,清人周鲁封《五知斋琴谱》载:流传下来的有51种,而今天常用的不过20种。2003年11月7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,中国古琴艺术正式被列入第二批“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”,成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无价之宝。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,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,楚庄王的绕梁,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。这四张琴被誉为“中国古代四大名琴”。现在,这名扬四海的“四大名琴”虽已成为历史陈迹,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极大的。(评论人:党明放)


联系我们

13823142866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chawuzhai@163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8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
0.203374s